close

  □天津體育學院新聞系主任 李鵬
  伴隨著中國足球的職業化進程,人們對足球背後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漸增長,這也使得我國的新聞媒體越來越重視足球新聞的報道。縱觀近年來國內媒體足球報道境況,筆者感到三個鮮明特點。
  “太娛樂”?
  綜合類報紙足球報道
  綜合類報紙往往包羅萬象,它不以某一特定層次的讀者為銷售對象,而綜合類報紙的體育新聞,一般與時政新聞、娛樂新聞、經濟新聞等相併列,出現在一個固定版面上。現在,體育新聞已經在綜合類報紙中占據了不可替代的位置,但是體育新聞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尤其凸顯的就是體育新聞過度娛樂化。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獨家新聞、頭條新聞成為各大報紙不惜血本爭相追逐的對象,這讓體育新聞報道的落腳點不是鼓勵、引導大家熱愛體育運動、關註賽事本身,而是更加關註運動背後那些運動員的私生活和花邊新聞。例如東亞運動會期間王克楠遇交通事故身亡事件,本來就是一起單純的事故,卻被某些媒體以憤青的口吻隱約打上了政治的烙印。
  與此相對應,綜合類報紙中的足球報道多數篇幅較短,專業性不足。除了在世界杯等重大足球賽事期間,通過特別約稿和賽事進程跟蹤報道得以提升版面質量以外,平日里足球報道的受關註程度相對於其他項目並不突出。而所報道內容以賽事成績為主,對於足球背後的文化則關註較少。相反,綜合類報紙體育版由於其相對豐富的辦報經驗,廣布的信息網絡,較強的綜合實力等因素,可以調動更多的有效資源,對任何一個項目進行深入報道,足球也不例外。現在,當務之急是註重培養專業性人才。新聞是人做出來的,綜合類報紙在選拔人才時,很少會考慮到足球專業性的需要。另外,對交通費用、採訪設備的資金投入,也會有助於足球報道。總之,綜合類報紙的足球報道,早就該打破長久以來死氣沉沉、角度單一的詬病,轉換新角度,強化深度報道,將給足球板塊,乃至整個體育板塊註入新的能量。
  只姓“專”?
  專業類足球媒體
  我國足球職業化剛起步時,足球熱潮席卷全國,專業類足球雜誌、報紙的發展進入了黃金時期。毫無疑問,正是足球事業的火熱發展帶動了專業傳媒的成長。然而,也正因為專業媒體的發展十分依賴足球事業,隨著近年來中國足球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球迷對中國足球的期望值逐漸跌入谷底,首先受到衝擊的就是這些專業性的足球媒體。
  目前,仍然出版發行的體育類報紙,除了《體壇周報》《足球報》兩強外,還有《中國體育報》《東方體育日報》《揚子體育報》《競報》《體育晨報》《籃球報》《球迷》《羊城體育》《體育周報》《足球周報》等,其中不少媒體也舉步維艱,或偏離主流,或勉強支撐。
  在這裡,我們不能簡單地對足球一個項目進行評價,而是應該對體育新聞報道本身進行全面的審視。記者楊慧早在2005年就撰文《美國沒有專業體育報》,指出了美國這個世界頭號體育強國卻沒有一份專業的體育報紙,其原因就是美國社會將體育視作娛樂的一部分,所有報紙都註重娛樂,故而體育報道也淹沒在娛樂的海洋里了。即便是足球俱樂部的會刊,也是圍繞俱樂部相關的商業、娛樂信息經營,因為體育本身在發達國家就是一項全民娛樂的文化現象。
  反觀中國專業類體育媒體面臨今天的窘境的原因,不光是因為中國足球不景氣,也有自身的原因。一是專業媒體的專業性較強,導致受眾群狹窄。不管是《體壇周報》還是《足球》,都是站在非常專業的角度分析一支球隊、一名球員或者是一個國家的足球,動輒四五千字上下。這樣長篇累牘的分析雖然透徹,但是只有小範圍具有專業素養的讀者能產生共鳴,所以即使是列在頭條的報道,也不如綜合類報紙更加吸引眼球,更不要講娛樂性了。二是專業足球雜誌的時效性較差,文章形式單一。不能與報紙的周刊甚至日刊相比,足球雜誌一般為月刊或半月刊,這樣的出版周期造成了足球雜誌多總結性文章。例如《足球俱樂部》,通常在一個賽季開始前刊登預測或結束後進行總結,或是把技術特點相類似的著名球員拿來對比成文,文章形式過於單一。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碎片化傳播已經成為一種現實,過長的出版周期使得專業體育媒體無法招架網絡、電視、綜合類報紙體育版的“組合圍攻”也是在所難免的。隨刊(報)的廣告量迅速下滑也嚴重影響了此類媒體的生存空間,除了偶爾靠組織類似“皇馬中國行”一類的商業活動賺取眼球,多數時間是苦苦支撐。
  新瓶頸?
  數字媒體發展
  隨著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已有替代廣播、電視、報刊之勢,成為當今時代信息傳播的主體,手機等移動終端的出現又使得網絡的傳播效率得到了質的提升。海量信息、同步傳輸使得時效性、互動性、選擇性成為了受眾進行媒體選擇的主要標準。但是也應該看到,網絡傳播由於其參與門檻較低,自媒體用戶廣泛的援引,往往成為假新聞、低俗新聞的溫床。在足球報道方面,網絡媒體的優勢自不必說,但是如何對信息進行篩選已經不是作為受眾的自覺行為,而是所有媒體的一個挑戰。
  即使在網絡盛行的今天,數字電視仍然使得球迷朋友可以擁有一個更加全面的機會觀看足球賽事或新聞,例如,中央電視臺的風雲足球頻道,全天24小時直播或轉播足球賽事,第一時間發佈足球新聞,給觀眾以視覺和聽覺的雙重盛宴。但是數字電視同樣面臨受眾群小的問題,中國民眾並沒有養成付費看電視的習慣。另外,中國觀眾中體育愛好者的比例較低。我們仔細分析中國電視受眾就會發現,由於文化傳統、民族性格、收入水平、就業壓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與制約,中國電視受眾中經常收看體育節目的並不多,而在非常有限的體育電視受眾中喜歡足球的就更有限了。
  2014世界杯近在眼前,我國足球報道有機遇,更有挑戰,在全球文化相互浸染、融合的大趨勢下,專業媒體如何走出困境,綜合媒體如何拓展市場應該說是一個永恆的課題。但是,我們應該可以預見的是:體育文化的娛樂屬性必將成為主導傳媒市場的主旋律;新技術的日新月異會成為推動傳媒形式、內容進步的重要資源;受眾體育文化修養的不斷提高,也必然會成為包括足球在內的各類體育報道進行深入變革的原動力。
  (原標題:中國足球報道:想說愛你不容易)
(編輯:SN08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mhfujofqccc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